軸承鋼高濃度氮化熱處理和壽命評價
軸承鋼高濃度氮化熱處理和壽命評價
- 2020/9/8 15:12:05
熱處理技術(高濃度氮化)
理論和試驗已經證明,碳氮共滲處理對軸承的長壽命化有效,特別是對潤滑劑中混入硬質異物時對延長壽命更有效。因此,為了使軸承壽命更長,需要開發更高表面濃度的熱處理技術。
GCr15的普通淬火件和高濃度氮化件的碳和氧的分布如圖1所示。在高濃度氮化件的表面含有0.4%以上的氮。潤滑劑中混入硬質異物時形成壓痕,人工壓痕壽命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。
圖1 碳、氮分布
圖2 人工壓痕壽命試驗結果
壽命評價技術
通過提高軸承用鋼的潔凈度,軸承材料壽命延長,壽命評價時間也延長。為此,需要開發可在短時間內進行壽命評價的試驗機。在軸承發生內部起源型剝落前,首先發生開裂的初期階段是表層上反復作用著交變剪切應力的過程。因此,在掌握軸承內部起源型剝落壽命時,評價剪切疲勞特性很重要。以前的試驗機不能適應賦予高速剪切應力的要求,NTN開發了在短時間內評價剪切疲勞特性的超聲波扭轉疲勞試驗機(圖3)。
圖3 超聲波扭轉疲勞試驗機示意圖
超聲波扭轉疲勞試驗機主要由扭轉振動變換器(激振頻率為(20 000±500)Hz)、放大器、扭轉振動放大變幅桿等組成。采用本試驗機評價高碳鉻軸承鋼SUJ2、結構碳鋼S53C、高溫滲碳鋼M50NiL的結果如圖4所示。根據時間強度、疲勞極限來評價,那么S53C最低,M50NiL最高。
圖4 超聲波扭轉疲勞試驗結果
在剪切應力振幅為700 MPa時,由疲勞壽命(破壞概率5% )和滾動疲勞壽命試驗得到的L50(剝落概率50%)之間成線性關系(圖5)。
圖5 超聲波扭轉疲勞試驗結果與滾動疲勞試驗結果的比較
全球上半年海上風電成績單來了!中國搶眼
WFO本月發布了“2020年上半年全球海上風電報告”,統計顯示,盡管受新冠疫情影響,全球上半年海上風電投產容量仍然超過250萬千瓦,達到了2.535GW。
根據報告顯示,上半年共有來自英國、中國、德國、葡萄牙、比利時和美國的10座風場的海上風機投產。投產風場的平均規模為254MW,而2019年全年投產的海上風場規模為325MW。
從累計數據來看,全球海風裝機總量接近30GW(29.839GW),有總計157座海上風場投產,其中105座位于歐洲,50座分布在亞洲,2座來自美國。
英國目前仍然是全球海上風電裝機總量最大的國家,累計裝機超過10GW,其中上半年新增裝機714MW。德國仍然以7.7GW的累計裝機處在榜眼位置,但上半年僅新增203MW,地位岌岌可危。因為排在其之后的就是發展最為迅猛的中國大陸市場,上半年新增裝機1.4GW,累計裝機來到了6.4GW,年底超過德國是必然事件。排在第四名的是新晉國家比利時(累計1.776GW),他超過了原來老四的位置丹麥(累計1.738GW)。
目前全球有超過8GW的在建項目,其中超過一半兒(57%)在中國,約4.6GW。反觀德國,受早前規劃和政策延續性的影響,目前沒有在建項目。在建規模排在第二的是荷蘭,英國位居第三。比利時仍然保持較為穩健的在建裝機規模
鴻元軸承歡迎您前來選購